简体 正体
千載難遇此僧團
点击:23223|时间:2014-10-28 17:00:24|[ 打印 关闭 ]|字号:

千載難遇此僧團

關於賢公老和尚和海墨法師、海圓法師、體光法師四人一起在桐柏山塔院寺結廬共修的那段往事,為了不致湮滅無聞,末學藉此為之專錄一篇。

賢公生前曾對末學說起許多海墨法師的事跡。但說起體光法師之時,因為賢公習慣稱「印玄」,而末學慚愧,當初並不知道體老的法名叫「印玄」,一直到去年正月,才從賢公生前留下的視頻中得知。若非那些有心的大德們拍攝下這些寶貴的視頻資料,那麼這段堪稱傳奇的公案也只能隨著賢公的西去而就此埋沒了。

海墨法師長賢公四歲,賢公習慣稱其為「大黑老和尚」。其俗家姓方,祖上是南陽巨富,早年父母雙亡,是祖母把他養大的。他曾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,做過國民黨三十軍參謀長。最初不信佛,曾拆毀一所寺院作學校,一次在朋友家借宿,信手取《楞嚴經》閱覽,頓覺有悟,於是懺悔前非,將寺院重新修復歸還。不久即入桐柏山禮傳傑公(賢公的師伯,當時禪門有「南虛雲,北傳傑」之譽)出家了。民國二十六年,大黑老和尚的祖母去世了,為報祖母大恩,他結廬守墓三年,每日誦經念佛給祖母迴向。

二○○八年秋,賢公對末學講起大黑老和尚為祖母守墓之事,還是滿含熱淚地讚歎說:「大黑老和尚的孝心那真是感天動地呀!我估計他應該是在守墓念佛的三年中就開悟了。」

一九六四年,大黑老和尚駐錫宜陽縣靈山寺,從此摒棄萬緣,於寺後掘出一個土洞,自號「大黑窟」,居洞內精進念佛。曾兩度感得彌陀放光,預示他往生之期。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三日,大黑老和尚告別眾弟子,往生西方。

賢公往生前的四個月,給南陽的居士們講起當年結廬共修的往事時,還讚歎道:「大黑老和尚好辯才,什麼經都會講。」甚至清晰地記得大黑老和尚愛吃煎餅。在場的劉居士問賢公說:「你講過經沒有?」賢公笑著說:「我只會種地幹活,啥經都沒學過,就會念阿彌陀佛。」……

海圓法師比賢公小四歲,俗家姓章,唐河縣大河屯鄉章樓村人。自幼受其姑母影響,很小就立定了弘傳佛法的志向。十三歲禮太白頂雲臺寺傳再法師披剃,十六歲至武漢歸元寺受具足戒。

民國三十三年春,海圓法師四十歲。下桐柏山到北京參學,一去五十餘年,再未歸來。圓師曾在彌勒院和廣濟寺常住,所遭磨難,於此不忍詳說了。

一九七九年,中國佛教協會委派海圓法師到靈光寺守護佛牙舍利塔。當時的整個西山還是破敗不堪、寥無人跡,七十五歲的海圓法師在此孤身守塔、自勞自食,朝禪暮淨、精進不懈。

一九九九年臘月,海圓法師安詳示寂。眾弟子感念師恩,鑄其聖像供奉寺內,慕名到寺院瞻仰者至今絡繹不絕。

提到海圓法師,賢公極力讚歎道:「海圓修行那不是一般的精進啊!我們在一起的時候,他經常會忘記吃飯、忘記睡覺……」

聽王春生老居士說起,海圓法師給賢公寫了幾十年的信,賢公收到信後都會找王居士唸給他聽。文革後,還是因為海圓法師在來信中及時告知了宗教政策的走向,來佛寺才得以及時重建。體光法師俗家姓袁,河南項城人,生於民國十三年四月。十四歲隻身入唐河縣黑龍鎮的髮山,禮普化寺海山法師披剃。

賢公並未說清當初四人結廬的準確時間,但是末學從幾人的年譜推算得出,大約應是在民國二十九年到三十二年之間。因為在民國二十九年之前,體光法師尚未出家,大黑老和尚正在為祖母守墓。而在民國三十三年春,海圓法師就此去了北京,再不曾回到桐柏山常住。

尊敬的仁者,阿弥陀佛,如果您对来佛寺网站有任何建议,请在以下表单上留言,并填写您的姓名和电子邮箱以便我们回复,点击发送我们就收到了。
您的姓名
您的邮箱
感恩留言

豫ICP备14023605号

网站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 |

©2014-2022 版权所有来佛寺 本站由社旗县佛教协会监督